9月7日,太原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推進會在杏花嶺區召開。據悉,太原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工作實施三年來,全市共建成代表聯絡站點518個,5290名全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站,推動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8579件。
在太原,人大代表聯絡站打通了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成為發揮代表作用、實現代表履職常態化的有效載體、重要平臺和基礎依托。
太原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起步于2018年,截止2020年底,太原市共建成代表聯絡站點518個,其中代表聯絡站105個、聯絡點377個、聯絡崗36個,形成鄉(街)有站、村(社區)有點的格局,鄉(街)實現全覆蓋。
全市已建成的代表聯絡站點基本達到有場地、有設施、有組織、有制度、有活動、有記錄的“六有”要求。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底,全市代表聯絡站點組織代表進站活動4402人次,接待人民群眾11863人次,聽取意見訴求14217件,推動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8579件。
為進一步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作用,下一步,太原市各縣(市、區)將積極借鑒杏花嶺區建設“智慧人大”的經驗做法,積極推進代表聯絡站利用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建立代表與群眾的溝通聯系,全天候暢通社情民意。
同時,提升代表聯絡站點形象,用好站點平臺、密切聯系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群眾“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
聯絡站背后的人大代表履職新模式:
“身入”基層 “心入”群眾
“有問題,找代表;有意見,來聯絡站?!比缃?,在太原市杏花嶺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逐漸成為群眾反映訴求的新途徑,而群眾也逐漸成為代表聯絡站的“??汀?。
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書架上擺滿了《憲法》《監督法》《代表法》等各式各樣的書籍,墻上貼滿了《代表職責》《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受理范圍及程序》等職能職責、規章制度的海報……這樣簡單卻不失莊重的陳設,搭起了代表履職的“新陣地”。
在這里,人大代表積極主動履行職責,將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延伸到社會末梢,充分激發了代表履職活力,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重誓言。
自2018年太原市杏花嶺區建起首個代表聯絡站,截至目前,杏花嶺區在全區11個鎮街設置人大代表聯絡站11個,在社區(村)設立人大代表聯絡點26個,將402名全國、省、市、區、鎮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站入點到崗,形成了以全國、省、市代表為示范,區、鎮代表為主體的五級代表同聲發力的組織體系。通過聯絡站點建設,讓廣大代表找到了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讓廣大選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明顯提升。
正如該區人大代表感慨:“有了代表聯絡站這一平臺,哪個選區選出來的代表就在那個選區去服務居民,代表們傾聽的民意、解決的問題都是實打實的?!?nbsp;
9月7日下午,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跟隨太原市十縣(市、區)人大常委會“觀摩團”,實地參觀杏花嶺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一站一亮點,一點一品牌,讓家門口找代表,成為人大代表履職模式的創新。
有困難“碼”上找代表
走進位于杏花嶺區杏花嶺街道的人大代表聯絡站,一面代表風采展示墻上,30張代表照片旁邊都附著一個二維碼,十分顯眼。工作人員指著這個二維碼向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介紹:“這是杏花嶺區人大常委會結合實際工作,打造的‘智慧人大’平臺中的一項功能,可以實現‘群眾碼上說事’,‘人大碼上反饋’?!?/span>
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用手機掃了一下二維碼,就出現了這位人大代表的基本信息、履職情況、建議處理情況等內容。山西晚報記者發現,這個“智慧人大”平臺,為每位代表設置了專屬的“一人一碼”,和“身份證”一樣。群眾要想找哪位人大代表,不需要注冊、關注公眾號、加代表微信,只需要掃描二維碼,便可隨時隨地找到代表并進行留言,代表會及時收到并進行回復。不僅拉近了代表與群眾的距離,還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
“自打代表聯絡站內展示出了聯系代表的二維碼后,不少群眾當場就嘗試并反映了自己的相關問題?!惫ぷ魅藛T介紹,這一“網上聯絡站”的設立,拓寬了群眾向人大代表反映問題的渠道。
同時,人大代表通過“網上聯絡站”履職,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回復問題,此舉不僅加大了對群眾意見的跟蹤督辦力度,還極大地拓寬了代表履職的時間和空間,激發了代表履職的熱情。
通過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讓人大工作變靜態為動態,變被動為主動,變線下定時等待為線上全時接待。
目前,杏花嶺街道的人大代表聯絡站,積極搭建代表履職新平臺,既給代表開展活動提供了組織陣地,同時與網上開通的“聯絡站”相輔相成,彌補了人大代表聯絡站在每月固定日接待選民的不足,將人大代表的職責落實落細。